春节期间,警惕心肌梗死,守护心脏健康
春节,本是阖家团圆、欢乐喜庆的时刻,然而,这个时段却也是心肌梗死的高发期。据统计,春节期间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平时有明显上升,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让大家都能平安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了解并做好心肌梗死的预防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春节期间诱发心肌梗死的因素
饮食不节制:春节期间,美食佳肴丰富多样,人们往往容易暴饮暴食。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高盐的食物,如红烧肉、油炸食品、腌制腊肉等,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脂升高,给心脏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大量饮酒还会刺激血管,使血压波动,进一步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
作息紊乱:走亲访友、娱乐活动增多,很多人在春节期间常常熬夜,打乱了正常的作息规律。熬夜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引发心肌梗死。
情绪波动大:与家人团聚的喜悦、走亲访友时的应酬,或因一些琐事产生的情绪波动,都可能导致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过度兴奋、激动、愤怒等情绪,会使血压急剧上升,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从而诱发心肌梗死。
活动量减少:春节期间,人们多以休息、娱乐为主,户外活动量明显减少。长期久坐不动,身体的血液循环减缓,脂肪容易堆积,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还会影响血管的弹性和功能,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一旦血栓脱落堵塞冠状动脉,就会引发心肌梗死。
二、心肌梗死的症状识别
典型症状:胸痛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典型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放射痛,疼痛可向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放射,甚至放射至颈部、下颌、牙齿或上腹部。
不典型症状:有些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女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可能不典型。他们可能仅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慌、乏力、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牙痛、肩背痛等,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当出现这些不典型症状,且持续不缓解时,也应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
三、春节期间预防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合理饮食:保持饮食均衡,控制总热量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如西兰花、菠菜、芹菜等)、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等)、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糕点、饮料等。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即可。此外,饮酒要适量,最好不饮酒。
规律作息:尽量保持与平时一致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7 - 8小时。避免熬夜,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或进行其他过度劳累的活动。午休时间也不宜过长,以30分钟 - 1小时为宜。良好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节律,稳定血压和心率,减轻心脏负担。
情绪管理:春节期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开朗。避免过度兴奋、激动、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刺激。遇到事情要冷静处理,避免与人发生争执。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同时,家人之间也要相互理解、包容,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适度运动:在春节期间,即使活动安排较多,也应抽出一定时间进行适度的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脂和血压,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强度要适中,以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时间可选择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的上午或下午,避免在寒冷、大风天气外出运动。每次运动时间30分钟 - 1小时,每周运动3 - 5次。
定期服药: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春节期间切不可随意停药或减药。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如有异常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随身携带常用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以便在出现不适症状时能够及时服用。
及时就医:如果在春节期间出现上述心肌梗死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原地休息,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平卧位,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春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节日,让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做好心肌梗死的预防护理工作,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心脏健康,度过一个平安、祥和、健康的蛇年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