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无阻担使命,心系患儿“生命线”——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开展PICC工作坊专题培训
岁末年初,疫情肆虐,病毒席卷而来,医院超负荷运转,“阳宝宝”也随之增加。儿科主任及护士长统筹部署,合理安排,带领全科人员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抓牢新冠救治和护理服务。其中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作为危重新生儿、早产儿,特别是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命通道,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为了进一步规范PICC置管及维护工作,保障患儿安全,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近日开展了以“守护生命通道”为主题的PICC工作坊专题培训活动。
活动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新生儿科5名PICC师资成员组成教学团队,整个培训过程由静疗专科护士胡婷统筹协调,内容涵盖理论授课、实操演练、现场练习三个环节,实行小班制培训,分上午、下午两批进行,确保全员全覆盖参培。
此次专题培训由胡婷讲解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及管理指南(2021),带领大家紧跟学科前沿,掌握最新标准。护士李金花、吉娟萍结合科室PICC护理实践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分别就PICC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常见导管类别、新生儿PICC维护流程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实操演练设有四个技能培训站,每组约10人,由小组组长结合最新理念及标准现场演示新生儿PICC导管评估、敷料更换、管路二次固定、静脉炎、穿刺口渗血等常见并发症的处置。
演示结束,学员们立即展开练习,培训老师手把手进行指导,现场解惑答疑,现场学习氛围浓厚,让学员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有所获。
此次工作坊活动,学员们积极投入,主动学习,讲—听—练相结合,使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互通互用,大家均表示此次培训对自身在PICC临床护理技能上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增强了护理人员PICC管路维护的安全意识,使PICC管路维护更具同质化、标准化。
儿科于2011年率先在赣南地区开展“PICC技术在低体重儿中的应用”,至今已成功完成PICC置管1200余例,其中最低出生体重仅0.67kg,并于2020年成功开展腔内心电图引导新生儿PICC尖端定位技术,大大提高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X胸片作为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的金标准,儿科于2022年开始实施新生儿床旁防辐射摄片技术,避免了患儿外出摄片转运风险。
“心之所向,孜孜以往,砥砺前行,披荆斩棘”,全体医护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疫情当下,儿科“医”然坚守,以技为帆,护航新生命之舟。